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

充滿詩意的展場:陳瑞憲x董陽孜


走進展場,聽著刻意配音的滴答雨聲,映入眼簾的一排觀眾,坐在墨池前大筆的揮毫著,是誰的作品如此有詩意?
讓我想起古代的王羲之,墨池前一缸子的水,看著陳瑞憲的作品說明:
「…靈感即是來自「吾兒磨盡三缸水,惟有一點似羲之」的歷史典故;在書法式微的當代,他刻意讓時光逆轉,將展場轉化為一種私塾/自學的空間,讓我們彷彿回到了書藝普及的古代。」
營造出的情境與氛圍,其實,才是最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方吧!這個展場,別具詩意,值得一看。

陳瑞憲作品簡介:
作品:私塾 習 空間裝置 墨池、墨雨、紙
東晉王羲之「臨池學書,池水盡黑」的苦學精神,造就其「書聖」的歷史地位;王獻之從小跟隨父親習字,發奮寫完18缸水後,自恃書藝已超前無敵,焉知在母親眼中,竟然還比不過父親隨手展露的「一點」功力。
陳瑞憲的〈私塾-習〉,靈感即是來自「吾兒磨盡三缸水,惟有一點似羲之」的歷史典故;在書法式微的當代,他刻意讓時光逆轉,將展場轉化為一種私塾/自學的空間,讓我們彷彿回到了書藝普及的古代。
洗鍊簡約的展場設計,突顯陳瑞憲低限的美學風格;光線與明暗的掩映錯落,營造了靜謐而詩意的空間氛圍,陳瑞憲在這個黑暗展場中置入一片超大墨池,讓觀眾伴著不時從天滴落的墨雨聲,和滿場飄逸的墨香味,在歷史的微光中臨池學書;從筆墨的運轉過程裡,思想古人,也照見自我。
這個空間藉由召喚觀眾的多重感知,試圖融合書法的表現性、符號的指示說明性,和空間的自明性,一方面指向個人的藝術修習,另一方面,也導向集體的文化課業。